抬头有蓝天白云,身旁是水清岸绿,沿途复古建筑、木质栈道和特色雕塑仿佛百年工业遗存的“代言人”,市民游客悠闲地漫步拍照……这里是杨浦滨江——昔日的“工业锈带”如今是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活秀带”。
10月26日下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杨浦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支持的“中外媒体学术沙龙·二十大系列第二期”在此举行,三位专家以“中国式现代化”、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共享进博会发展红利等视角,结合上海实践,与25家中外媒体记者进行交流。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备受关注。对此,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生院院长李伟以“上海是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为题阐述。上海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开路先锋作用?在他看来,上海要构建形成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形成更加稳定、多元、高效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要在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当然不是关门造车、单打独斗,而是与全球分享发展成果、共享发展红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是这样一个平台。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挂职)张晓娣表示,正是发展自己也造福世界的理念,中国推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进博会等创新型举措,促进世界各国繁荣和经济复苏。同时,她指出,借助进博会的平台,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开放措施,惠及参展企业。
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开放,目标是为造福人民……活动中,第三位分享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城市战略与规划研究室主任邓智团幽默开场。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也是首个由中国政府发起的国际日。邓智团介绍了其参与编制的《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上海自评估报告·2022》,这份报告建立起了上海2035规划3大目标(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以及“上海指数”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17个目标体系之间的逻辑响应关系,即“用世界语言与上海故事对接。”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在杨浦滨江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
经过几年的砥砺奋进,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已在杨浦滨江、在上海“立体”起来。
来源:新民晚报客户端 2022年10月27日 作者:王佳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