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疫情之下,城市韧性发展路在何方?中日专家探讨最优解

日期:2020/12/31|点击:189

全球和新冠疫情的共处已将近一年,各国政府都在寻找面对疫情的最优解。国际化大都市如何直面疫情给经济增长、城市治理、社会建设和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2月26日,“面对疫情的国际城市治理——中日都市模式的互鉴”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韧性发展”成为讨论关键词。 

会议以视频连线形式召开,来自上海社科院、日本亚洲成长研究所、日本京都产业大学、日本东京经济大学的专家和学者,分别从疫情下的小微企业发展韧性、都市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人才培养与就业等方面进行了观点分享。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德忠、日本亚洲成长研究所理事长兼所长八田达夫出席会议并致辞。

疫情后的都市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在演讲中,日本京都产业大学客座教授、前日本外务省欧洲局长东乡和彦指出了当下日本社会的一个有趣现象: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和员工采取远程办公方式,于是,许多人开始从城市转移到郊外居住,他们在郊外购房,追求更舒适、更自由的生活空间。东乡教授认为,城市人口移居郊外的确会给城市工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但换一个角度思考,这或许能给整个日本的城市发展带来一个新机遇:疫情结束后,城市应当是什么样?日本或许可以探索出一个更人性化、更自然、更开放的都市治理模式。

2020年,日本入境观光业受到不小打击。但最近一项针对亚洲居民的调查显示,人们在疫情结束后,最想去旅游的国家和地区,排在第一位的是日本。日本亚洲成长研究所副所长戴二彪表示,日本三大都市圈以及观光人气地区受新冠疫情影响严重,但在空前的危机中,日本政府提出了一些积极举措,例如:将包括游客在内的外国人纳入新型肺炎免费治疗对象、反对歧视言行、提供善意援助等等,赢得了海外特别是中国国民的好感。

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几位学者分享了抗“疫”阻击战的“上海特色”。信息研究所副所长丁波涛表示,新冠疫情发生后,上海加快智慧治理的推进步伐,建立了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尤其是通过建立全面的数据共享网络,实现城市治理的横向协作,打破政府部门之间的边界,集聚多部门力量来高效率处置各类事件。丁波涛指出,日本正在建设“超级智能社会”并大力推进“超智能社会5.0”,期待中日两国在智能社会治理方面有更多交流。

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姚建龙从“依法治疫”的角度,简述了上海如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他指出,早在2月7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这是全国首个关于疫情防控的地方立法。此外,具有上海地方立法特色的《上海市医疗卫生人员权益保障办法》也在抓紧制定之中。鉴于新冠疫情的发展趋向仍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后疫情时代”的判断还为时过早。姚建龙认为,应当抓住现阶段疫情防控的平稳期,进一步通过完善立法保障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进一步严格执法,消除疫情防控的漏洞,强调公正司法,保障公民的权益,加大法治宣传,促成疫情防控“习惯”的养成。

    此次研讨会是上海社科院继去年在荷兰莱顿大学发布《进博会效应与中国新一轮开放》研究成果之后,举办的第二场“上海学术研究成果海外发布平台”系列活动。会上发布了上海社科院今年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智战“疫”——学者视域中的疫情防控》公共论文集。全书从历史经验、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公共治理、经济治理和全球治理六个维度,集纳了社科院各领域专家学者的观点与智慧。 


       

来源:东方网  2020年12月27日  作者:吴琼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