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半岛体彩下载官网

“信息文明与当代社会的转型发展”成果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我院召开

日期:2019/12/25|点击:1013


20191223日上午,“信息文明与当代社会的转型发展”成果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淮海中路院部顺利召开。本次发布会是我院2019年成果系列发布活动之一,由我院哲学研究所、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共同主办,科学技术哲学创新团队承办,院党委宣传部(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协办,来自山西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我院三十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报》、澎湃新闻等媒体作了相关报道。

科技哲学创新团队在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信息文明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结集出版了《信息文明时代的社会转型》一书。该书由上海社联主席王战教授和哲学研究所成素梅研究员主编,是十多位学者智慧的结晶。该书共分为上、下两篇,共计九章内容。上篇总论部分主要基于对“信息文明”概念的内涵及当代价值的阐述,试图揭示信息文明的价值前提和智能化社会带来的十大挑战,剖析了人类将会面临的风险社会、创新型社会和人机社会的可能性,以及面临网络舆论极化、网络犯罪、网络无政府主义和网络霸权主义等风险,提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的治理理念和构建“引导-协商-立法-自治”四位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然后,基于对“超级全球化”的三重特性、三重挑战及其影响的剖析,提出了中国应对“超级全球化”的战略定位与举措。

下篇分论部分分别围绕六个主题展开:首先,阐述了电子民主概念的成因、形态、影响及其预期问题,并提出了治理理念;其次,围绕互联网导致的法律内容的变化、法律自身的生产过程的变化和法律发生作用领域的变化,探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法制建设提出的挑战,以及法律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问题;第三,剖析了信息自由共享对传统工业社会形成的文化理念带来的冲击,以及信息共享与人的自由之间存在的矛盾;第四,分析了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在起源、阶段、目标、价值观等方面的一致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第五,基于对制造业转型发展趋势的研判,探讨了依靠信息技术实现制造业全方位创新,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飞跃等相关问题;最后,讨论了网络空间信息化过程中陆、海、空、天、网五大空间竞争博弈的新态势和跨域渗透融合的发展趋势。

在研讨过程中,与会学者肯定了该书的学术和社会价值。有学者指出,从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视角来看,社会的信息化转型其实是标志了资本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前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中,并没有明确指出在什么社会形态下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而以5G移动互联网技术推动的社会深度信息化转型,以及一系列社会政治制度的演进,其实是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物质前提和生产力的基础。最直接的一点就是通过物联信息技术可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过剩问题。有学者指出,信息文明和社会转型是当今理论研究中两个值得高度关注的关键词。对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不要在传统工业文明的视角下看,而是要在信息文明的高度来总结。不在信息文明的层级去理解,好多问题没法理解。比如所谓中国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中等收入瓶颈期对于我们这样大规模的国家来说肯定会有,但不是陷阱。这其中的关键是要看到信息作为生产力是创生的,而传统的物质和能量则要遵循守恒定律。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的生产力发展规律并不完全一致,这方面需要技术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相互结合起来要求。在研讨过程中,与会学者还就信息文明下的创新模式、信息文明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信息文明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在发布会会议总结部分,科技哲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成素梅研究员总结到,此次发布会帮助研究团队打开了进一步研究的视阈,深化和细化了论题的方向,并增加了修订和完善该书的信心;信息文明时代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造物,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并且,信息文明提出的问题不单是中国的问题,而且是全人类的问题,由之而来的社会转型也是全人类的社会转型,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次发展机遇。我们有理由期待新的技术革命、智能革命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同时也表示研究团队将以《信息文明时代的社会转型》一书为起点,做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研究。





文字: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