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社会学所总支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组织生活会,此次会议先由所一支部书记张虎祥和二支部王芳同志分别做题为《党建研究组织及其队伍建设研究》和《以人民为中心的践行机制研究》的主题发言。
张虎祥同志从党建研究面临的挑战、党建研究的属性及其对组织与队伍的要求、当前上海党建的组织实践和推进党建组织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思路四个方面展开介绍了当前上海党建研究方面的总体情况。对于当前党建研究组织及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张虎祥认为,虽然党建研究组织网络相对完善,但相互协同仍有待提升;其次是社会性的党建智库发展仍待进一步推进;第三是党建研究人才的更新换代还存在一定的“断层”。针对上述情况,最后张虎祥提出了推进党建研究组织创新与人才培养的路径。第一是要把握好新时代推进党建研究的基本原则,即问题要找得准、看得深、研究要做得实。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党建研究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思路。即深化思想认识,更新党建研究人才观念;建立健全机构,扩大党建研究人才队伍;加大培养力度,提高党建研究人才素质创新评价机制,激发党建研究人才动力;保障经费投入,激发党建研究人才活力。
王芳同志在分享发言中谈了进行此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即十九大报告以新的高度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项工作,既需要内在动力引领,也需要外部机制保证。而这项研究回应了十九大的主题,通过对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践行机制的研究,尝试从实践层面构建党的服务型领导力。王芳同志谈了此项研究的思路,即通过研究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践行机制,从实践层面构建党的服务型领导力,具体是从服务动机(Service Motivation)的研究测评入手。王芳同志对当前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对改革开放或出生成长的80、90后青年而言,共产党依然保持有良好的吸引力。同时也发现基层组织对青年凝聚力不够,入党动机存在功利化倾向,党员发展存在“精英化”趋势。但这也正是未来青年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所在。对策和建议部分,王芳同志认为,为了解决上述现存的问题,新时期党建工作除了深入基层、以情感人等传统服务群众工作方法外,更重要的是从制度设计上提出为民服务的工作标准,明确考核规范,通过考核建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长效工作保障机制。
之后,大家纷纷发言。党总支副书记刘漪同志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是我党的宗旨,牢记自己从入党的那一刻起共产党人所要承担的责任,党员除了奉献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更要大力发挥引领作用,奉献与引领互为相成。社科院作为宣传系统阵地,党和国家的喉舌,主要是做到“两个维护”,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信仰。其次,以扎实的党务理论推进党建工作;加强基层支部政治建设,把握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加强基层支部组织建设,为我院高端智库提质增效按质按量做好党务工作。
党总支纪委委员程福财同志谈到,张道根院长在毕业典礼上讲到,作为社科院的研究生虽然在社科院难以得到系统性的理论训练,但是能够却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更多的课题,是学以致用的。而再次看《党章》第三条第三点“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重温党章发现,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多数老百姓的诉求和利益应该作为科研人员进行研究的出发点。而这也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内在要求。因此,科研人员应该平衡好学术、政治与个人学术兴趣之间的三者关系,找到三者的平衡点处理好学以致用的关系。
党总支宣传委员李骏同志从王芳和张虎详的党建课题研究出发,认为社会学在党建研究领域大有可为,应该加强本所党建和党建研究的深入融合发展。
最后,党总支书记杨雄同志谈到,今年是建党98周年,也恰好是他个人入党40周年,回忆中国共产党近一百年来的历程很伟大,也历经千辛万苦。他回顾了近年来我党进行的七次主题教育活动后指出,每一个党员在每次主题教育活动中,都接受了一次党性教育。最后他与大家一起再次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主义诞辰2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精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所言,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是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服务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具有强大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改造社会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性”,是在人民立场上建立的,是在满足人民不断增长需求上跃升的,这是区别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点;马克思主义“发展开放性”,与时俱进,不是教条而是方法。杨雄书记最后强调,此次党中央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力戒形式主义与走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