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王少普:宫本雄二担任驻华大使一职 有些特别也正常

日期:2006/02/27|点击:515

 

内容提要:

关键词:和谐社会建设、青年问题、同构现象、价值利益导向

 

一、青年发展与青年问题:一个值得关注的“公共议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这是一个新的理念,一项新的任务。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社会稳定、阶层和谐的社会。虽然中国二十多年来的改革是以经济体制为核心和主线的,但从本质上讲,改革所涉及的并非是单纯的经济体制。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社会生活的组织方式在改革过程中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以及社会生活组织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不仅推动了经济体制转型、经济结构变化以及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更值得关注的结果是带来了社会的全面转型,使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青年群体)都发生显著变迁,并成为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力量。

1、青年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意识出现变化。随着政治和社会控制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非国家控制的经济和社会半岛电竞官方网站首页下载安卓 的迅速成长所提供的基础和空间,社会成员在职业选择、空间流动以及个人生活、言论等诸多方面都获得了空前的自由;随着整个社会发展目标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对各种“左”的意识形态的否定,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年个体价值意识迅速觉醒和强化,不仅可以公开、积极地追求个人财富和物质享受,人们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意识也发生了彻底转化,公民意识、个人权力意识全面强化,改革前那种个人对国家和组织的全面依赖和无条件服从状况已不复存在。个体价值意识的强化和行为的全面自由,再加上经济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面变革以及全面对外开放,所带来的进一步结果是青年群体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的迅速多元化。

2、个人依附程度迅速降低,带来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首先是社会组织的形态和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在改革后迅速解体,家庭再度成为最基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单元;在城镇,传统企事业单位的职能也基本完成了向单一经济职能的转轨,其他职能则逐步向社会转移,与政府的关系也由过去在经济、组织等各方面的高度一体转向彼此独立的利益主体。同时,以非公有制部门为代表的新生社会组织迅速成长。这些组织从一开始就几乎不具有任何社会控制和管理职能,与国家的关系也完全不同于传统社会组织。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游离于正式社会组织之外,如大量进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城镇中的个体、自雇佣人员等等。社会组织形态的全面转变带来了社会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与公众的关系模式。随各种社会组织职能的转化,个人对单位依附程度的迅速降低,政府对公众个人的行为管理则逐步走向依据法律手段。伴随这种转变,政府以及党、工、团等政治组织的职能、活动方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3、青年发展和青年问题成为社会“公共议题”。衡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不仅要看它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的发展,而且也要看它精神文明的发展,或者说人本身的发展。人的发展是指每个人,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个性修养和交往能力的发展。青年作为天然拥护社会变革的力量,其健康成长与发展,有赖于社会文化的合理进步与发展。青年发展水平既代表社会的未来发展,更代表着社会进步价值的现实落脚点。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必然极大地改变中国青年发展的社会条件,造成有利于青年发展的优越的社会机制。社会文化的发展、成熟程度多少决定了青年文化的发展、成熟水平。

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实际已经出现了青年问题与社会问题“同构现象”。即当下社会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从人口统计学意义上就直接表现为青年问题。如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农民工问题,以及道德失范、性与犯罪、爱滋病、心理疾患、网络成瘾等等问题,从年龄、数量上等特征看,青年已成为社会问题之主体人群。因此,当代青年的发展与青年问题日益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公共议题”。

 

二、要从构建和谐社会高度,重视青年发展与青年问题

 

青年问题不仅是青年期人生发展特殊课题的一种内在规定,而且是社会的一种外在规定。青年的发展受到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制约。青年问题不是青年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青年问题终究是社会的一种设定。当前中国社会的青年问题,主要呈现为如下几个问题:

1、青年就业面临巨大压力。年就业问题既是社会政策中一个重要问题,更是改革开放日趋深入、市场经济日益成熟、而人口压力十分巨大的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严峻话题。l9972001年资料统计,仅上海16-25周岁登记失业的青年总数就逐年在增加,年失业增长率分别为7%12%21%11.7%。16-25岁的失业青年从1998年的6.91万人、1999年的7.7万人迅速攀升到了2001年的10.2万人。数据显示,2004年上海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其中,2030人员占失业总人数的六成。青年人口已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高风险”人群。另据教育部估算,2001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待业率为30%,约34万人待业;200237万人待业;2003年为52万人;2004年为69万人;预计2005年为70万人。而高校的毕业生未就业先失业的情况将影响到失业青年群体的就业解决。

总体上来讲,青年就业问题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1)劳动力本身的数量上的供大于求,以及素质上的供不应求;(2)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失衡导致的就业不充分和不协调;(3)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的不成熟等。有关此问题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堪称汗牛充栋,并不局限于社会政策学者或青年问题研究者,但却可以认定是目前中国青年问题的重中之重。

2、应试教育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这一领域又可分义务教育领域内的问题和其他教育问题。义务教育领域内的问题主要包括存在于这一制度本身的如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教师素质问题、教学设施设备短缺问题等,以及地区性的女童受教育歧视问题、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少数民族儿童受教育问题、农村儿童受教育问题、残疾儿童受教育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16年后今天,虽然,义务教育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作为义务教育受众的青少年的基本权益之一,上述问题的存在表明了该项基本权益尚未得到最充分的保障。

除了上述义务教育领域以外,青少年教育中还有两个相当重要的问题领域,一是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城市独生子女社会化问题;二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在肯定当代青年发展的合理性和优势的同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独生子女一代青年身上存在的明显不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这一代青少年一是缺乏坚韧、毅力和抗挫折能力。在他们的品质中缺乏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艰苦奋斗的勇气和忍耐力,心理比较脆弱;二是显示出较强的攻击性,喜欢公开批评他人、情绪波动较大;三是勤俭节约、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方面存在一定缺陷。独生子女青少年在回答“用钱的态度”时,只有26%的懂得“精打细算”,据上海团市委抽样调查发现,30%独生子女青少年从来没有做过、也不会做家务。独生子女一代的思想素质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未来50年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因此,在向青年人学习的同时,不能放弃社会的引导。

3、青少年偏差行为和犯罪增加。据统计,1989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口还只有7万,到2004年国家禁毒委公布的吸毒人口已增长了10多倍,其中80%是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吸毒。抽烟、滥用药物已成为当前中国青年问题中最为严重的问题。近年来,中国青少年犯罪比率也在上升。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2.5%;最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率70-8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17%此外,团伙犯罪也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和趋势。据中国青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年犯罪正朝向团伙化发展,其犯罪数量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而其中团伙作案的又占到了70%左右。呈现出犯罪率上升,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手段成人化、智能化,犯罪情节恶性化、暴力化等特征。

4、不良媒体、信息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网络已经成为青年一种生活方式。在互联网上活跃着的公民主要是青年群体。现代社会青年的社会化过程90%以上不是由传统社会、学校教育或者家庭来完成,而是由传媒媒介来完成的,青少年受其影响之深可见一斑。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它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知识结构平面化、思维活动被动化,以及社会责任缺失化。如当前出现的网络据上海2005年最新调查:上海青年网民中约14%患上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综合征。[1]传媒在传播生产中迎合性的成分越来越大,而启发性的成分将越来越少,这将直接导致青少年一代知识构成的平面化,即知识丰富而不深刻,缺乏逻辑联系,或者缺乏根基。传播产品将进一步具有易得性和傻瓜性的特征,导致人们对社会的反映和社会现实的判断流于简单接受而不愿意做深层次的思考。这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比较容易造成被动思维,并将形成这一代青年的社会特征。此外,网络作为新兴媒体改变了青少年感知认识世界的方式,这种对于感知世界方式的改变会影响到他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网络时代,青少年思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个性化的提升,人们感知的是个人和个性的存在,而社会的感觉相对弱化、钝化,社会的权威影响会进一步降低。而现代社会的维系和发展,保持相当程度的社会责任、社会共识和社会凝聚力是必须的。

5、青年群体分化与重组、自组织现象。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流动,使青年群体不断进行着分化重组,新兴青年的群体不断涌现,如高学历、高收入和高消费的“三高”青年群体、被雇佣的青年群体、闲散(失业)青少年群体、经济困难的青少年群体、进城务工青年群体等等。加上青年源于不同的业缘、趣缘等出现了青年自由结社加快的现象。一些新的青年组织形式在青年群体中发展较快,以青年为主要工作对象的各种社会组织和以青年为主体力量的新型组织不断涌现。如东方网玫瑰俱乐部有7000多个社团组织,“网”聚了近10万青少年;E友网上海地区有500多个社团组织(黄洪基,2005

 

三、解决青年问题必须认识青年、审视社会对待青年的方式

 

分析青年发展与青年问题,一方面要从青年社会化必然会面临会和经历的“青春期困惑”去分析解释;另一方面要从独生子女这一代青年面临社会背景去寻找原因。笔者认为,青年作为人的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是由生物要素和社会要素构成的统一体。生物要素即自然存在是青年的整体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它表现为人的新陈代谢功能以及由生命新陈代谢所产生的人的生存本能和认知本能。社会要素也即社会存在,是青年的整体存在的直接决定力量,它表现为青年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结构中,将社会的影响内化为自身的意识体系,从而使自发的生物本能需要,以自觉的社会方式去满足。人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生物成熟过程和社会成熟过程的双重变奏。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的生命过程中增加了任何动物所不具备的这一社会因素。人的发展本质上就是由生物人(或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递升过程。这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物要素在人生初期对人的主控作用表现得十分强烈,青少年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理规律的制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活动的扩大,社会要素日益渗入人的自然生命过程,并逐步超越生物规律而成为人的行为的主控力量。

因此,我们可从“青年期紧张——对峙”解释模型来解释青年社会化和青年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下图中我们可看到,在青年期人的本质结构中,生物性大于社会性,因此,青年的生物本能、生理需要和身体上的成长构成其发展的主旋律,并成为青年行为的主控因素。而在成老年期的本质结构中,人的社会属性明显地占据优势地位,由于社会价值观念、社会理想信念都已经形成,因而成老年的人格模式是稳定的,超越生物自我的与社会整合的。

 

当青春期来临时,人的本质结构中生物性成分与社会性成分却表现为一种均势、一种对峙、一种蕴涵于中而随时可能爆发的冲突和对抗。由于青春期生物成熟所激起的非理性的本能冲动和欲望,如性欲冲动、体能释放、情绪激动等,需要受到由社会成熟而形成的理性力量的牵引、控制、延缓或限制,同时也受到它的保护、支持、鼓励和促进,以便使青年的人生需求在适度的满足中健康发展。所以,青春期不断增长的生物要素与日趋成熟的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状况,构成了青年本质发展的主基调。(金国华,2001

从经验事实出发,我们可以感受到,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当代青年与前几代青年不同的鲜明特征是:思想活跃、拥护改革开放,是追求成功、追求富裕、讲究个人感受与自我快乐一代。他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承诺、拒绝畏缩与谨慎。标榜“文雅的反抗”、“坏到正正好”,特别喜欢“追新”、无法停止幻想、想到什么说什么,但喜欢处于边缘生活状态。他们追求新鲜、自由、快乐、洒脱的生活。追求动感刺激与时尚化的生活,是家庭消费的“意见领袖”和“月光族”。他们明显弱点是:缺乏坚定信念、责任心较弱、害怕艰苦生活、自立能力差。总之,独生子女一代青年是受后现代主义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影响较大的一代青年。折射在他们身上表现为:多元差异性,体现为没有同一,只有多样;消解中心性,强调边缘化;反整体性和宏大叙事,强调断裂与差异;反对基础主义深度模式,强调平面化;反对意义的先验控制。

因此,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青年问题的决策,首先要认清这一代青年的思想特点,他们的长处与弱点,要从社会与青年的矛盾关系认识入手。青年问题本质上说是青年的发展问题。解决青年问题必须转变认识青年的视角。解决青年问题必须认真审视社会对待青年的方式,解除不利于青年自然发展的种种制约和束缚,为青年发展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解决青年问题要正确认识青年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在诸关系之中,青年人的发展是根本,以此为基础,才能实现青年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工具性意义。解决青年问题必须树立青年与社会协调发展观。一方面,社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政策和法律作保障,满足青年发展的要求,为青年健康、充分、全面的发展提供条件;另一方面,青年发展目标要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要积极参与社会,投身于社会发展之中,促进青年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以价值与利益“双重导向”促进青年和谐发展

 

1、构建和谐社会,确认青年优先发展的理念。当前青年发展和青年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单位、一个领域和一个城市发展的重大课题。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的召开,表明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关键时期。本世纪的未来15-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达16万亿人民币。这意味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意味着我国经济将进入新一轮加速增长期;意味着社会将给青年带来难得发展和选择机会。青年作为一种社会承前启后、充满活力、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代群,青年的发展程度往往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20年后,今天0-15岁的青年将陆续地进入青年期,成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生力军。因此,当前我们应当开始考虑制定青年发展的国家战略。从制度建设层面上应确定青年发展摆在未来社会优先发展的位置,鼓励有创新思想的一代青年脱颖而出,为他们发展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以实现青年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重目标。

2、价值教育应与社会生活接轨。应当说,任何一个社会,总是企图利用教育来向年轻一代传递、灌输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念,使其尔后成为该社会的一分子。但价值观教育,如果要想维持其有效性必须伴以相应的物质承当。以往我们以思想教育替代价值教育的结果,使得教育丧失了自身的价值取向,教育异化成了狭隘的、功利的政治工具。在当前,价值教育应该以利益导向来配合价值导向。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必然使自己出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观、信息观、时间观、效益观、竞争观等之所以被社会人们广泛接受,其原因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导向与上述价值导向是相一致的。教育是一种导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所以价值观教育如果不与社会生活接轨,不考虑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就无法落实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在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都在变化的时代里,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多层次的现实生活面前,价值观教育如果只强调精神的价值、理想的价值,而忽视物质的价值、现实的价值;只强调价值认知,而忽视价值评价;对所有的对象只用一个标准,而忽视主体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就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9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他们的逻辑起点,他们的视野和所接受的信息量,远远胜过50年代到80年代的青少年,所以,我们的引导与评价要有全新理念和全新方法。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再把青年仅视作被教育的对象,而应充分肯定青年的历史作用。同样,在指出青年身上不足、引导他们的同时,还要努力改造社会本身,克服成人价值系统本身的知行不一现象,这样价值观教育才有实效。

3、加强青年价值引导和“品性教育”。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为了解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道德教育而导致“价值澄清派”兴起。价值澄清学派提出不存在普遍、绝对的价值标准。道德规则只不过是“在许多情况下被发现起作用的假设,从而提供颇有助益的建议;它们所能提供的仅此而已。”[2]价值澄清学派主张在不同的价值观之间保持一种价值中立的立场,也就是不对个人所拥有的具体的价值观念进行善恶正当与否的判断,这种在道德上不能给青少年以指导,非但没有解决青少年价值自我冲突,有可能加剧青少年的道德混乱。所以,到了上世纪70年代,西方“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遂取而代之。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以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道德两难问题的思考,推动儿童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以培养个体运用公正原则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但在具体的道德价值观这一点上,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与价值澄清学派,同样没能解决价值冲突与价值混乱的问题。因此到了90年代之后,主张美德品格教育的“品性教育”Education for Character)运动复兴起来。如今“品性教育”模式已经成为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流。“品性教育”运动反对道德相对主义的教育者必须避免提倡特定价值观的观点,认为某些道德价值观,例如关爱、诚实、公平、责任、尊重自我和他人等,事实上是带有普遍性的、不证自明的“普世伦理”。学校道德教育任务就是用这些核心价值观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最终减少人们的道德混乱。“品性教育”的代表人物利克纳(Lickona,1991)指出:“在社会道德日趋败坏的情况下,学校一定要做一些事情教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教师无法回避传授道德和价值观”。[3]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笔者认为,我们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道德教育经验。当前,学校应培养青年两项核心道德价值:尊重责任,其他优良素质可从上述两项美德中衍生。

4改革应试教育,德育应“生活化”、“身体化”。当前学校教育要从精英教育理念向“平凡教育”理念转变;彻底改革应试教育,建立新的评价标准。基础教育要彻底改革,解决分数第一、追求升学率的“片面性教育”。处理好知识传承与人格教育关系(“教育”与“教化”)。同时,德育不能再成为“运动战式”的应急教育,德育应始终坚持生活化。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应该是生活化。应把培养青年日常行为习惯和行为标准放在重要位置,就在坐立行走、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之中。指导中小学生做到在校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文明行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贴近学生的内容,以自我教育的方式,提升学生及校园的文明层次。如:走路的文明、集会的文明、洗手间里的文明、餐厅里的文明、宿舍里的文明、书屋里的文明、倒垃圾的文明、校园公益劳动的文明,从衣着看修养、与国旗第一次相遇时、与人打招呼的学问等。使学生确实感到德育有用,德育就在身边。

5、重视家庭教育在独生子女成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家庭教育连续性、不可取代性。因此首先要处理好养成教育与技能学习的关系。当前家长的心态变化导致家庭教育问题的突出。独生子女的唯一性,使这代家长对孩子的成败带有下赌注的感觉,自己承受过的苦难,则转化为强烈的补偿心理和惧怕心理,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多的呵护,使这代孩子普遍出现无情、无能、无责任感。今天的青年,是中国第一批在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与父母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慢慢地,孩子向成人关闭了心灵大门,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同时,不少家长不能根据时代变化、孩子需要施教,存在较多误区和过失。因此,家庭教育要克服“过高期望、过度溺爱、过分保护”。美国心理学家兼家庭问题专家罗斯蒙德曾指出,二次大战以来,关于家教的指导书出了不少,现代父母们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比过去几代多,也比前辈讲民主。然而,就总的情况而言,孩子却比过去娇纵、难管。之所以出现这种令人遗憾的情况,是因为在家长中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因此,提高家长素质,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是当前家庭教育的核心。

————————

参考文献:

1、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月版

2、金国华著:《现代青年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2月版

3、杨雄:“青年思想道德建设状况及创建学习型家庭”(向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同志汇报发言。20043月)

4、杨雄:“以德育人刻不容缓”(文汇时评)《文汇报》2004510

5、杨雄:《上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状况及其对策建议》,《上海社会报告书》(2005年),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53月版

6、杨雄:《关于养成教育的若干思考》,《当代青年研究》(论丛第一辑)200511

7、杨雄:《当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和对策》全国未成年人道德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内部)200512

8沪港新专家圆桌会议暨上海青年发展战略论坛(交流材料),200512月,上海

9、黄洪基:《促进青年群体的和谐》,《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2005年第9期。

 

(作者单位: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

 



[1]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