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德国波恩大学东方语言学系系主任顾彬(Wolfgang Kubin)教授来到我所进行学术交流。顾彬教授目前主要从事汉学研究,是德国专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著名学者,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目前正在主编《袖珍汉学》,主持多卷本的《鲁迅选集》的翻译工作,同时还在编写九卷本的《中国文学史》。
顾彬教授就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他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并没有诠释学,现在中国所搞的诠释学研究实际是近现代从西方引进的;“现象背后有本质”仿佛已经被人们所公认,但这种理解方法正确与否值得怀疑,即“本质”究竟是否存在?我们现在所讲的所谓的“本质”其实是一个范畴而不是概念……他的这些理论和观点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中西哲学比较的大讨论。讨论中大家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就自己所研究的相关领域中的问题与顾彬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所长俞宣孟研究员认为,我们现在作中西哲学比较研究时习惯于当发现西方哲学有什么,就在我们的哲学中寻找出同样或类似的东西,但这种研究方法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帮助不是很大,我们应当多研究中西哲学中的不同点,这样才更有助于我们的进步;何锡蓉研究员提出,中国的古文经学与西方的诠释学应有异曲同工之妙。顾彬教授解释说,西方的诠释学是从宗教开始的,即从诠释《圣经》开始。你可以把中国的古文经学理解为诠释学,但这和西方的是大大不同的——西方的诠释学可以否定一切,包括《圣经》和上帝,但中国的诠释学则不可能否定孔子,只是通过各种角度来论证孔子理论的合理性。
这次学术交流主要以中西哲学相互激荡、相互碰撞为切入点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探讨,使交流双方都受益匪浅,还将有助于我所“中西哲学比较研究”这一特色学科工作的具体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