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1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与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上海开埠1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院隆重举行,这也是今年以来我院举办的第六次现代化论坛。中外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出席了会议。
大会以主题报告和分组讨论两种形式展开,与会专家学者就一百多年来上海的社会变迁、市民生活、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演进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部分专家学者还对上海在近代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品格和城市精神进行了分析。
会上,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民教授、复旦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姜义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王家范教授和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熊月之研究员分别做了题为“全球化与上海价值”、“上海现代性析论”、“上海地区市镇的历史动态考察”及“待客之道:从外事活动看近代上海华界与租界的关系”的演讲,这些精彩演讲博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杜维民教授在其演讲中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检视上海的价值取向,就是希望在方法论上避免一种排斥性的二分法,要看到“传统”和“现代”、“西方”和“西方之外”、“全球”和“地方”,都是同时并行的概念和现象,不可截然对立。他认为,上海价值应该成为亚洲价值的一部分,他希望上海的价值能够产生某种普适意义,至少在方法学、理论上对于中国的发展有某种参照性的价值。他还主张展开文明的对话,他认为上海可以与三个同心圆开展对话:第一层次是北京、广州等内地的大城市;第二层次是香港、台北、汉城、东京;第三层次是更富强、更先进的地区,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北美、西欧等。
姜义华教授在讲演中指出,近十多年来,上海的发展举世瞩目,人们的关注点也主要集中在GDP增长等有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层面问题上,而往往忽视了上海发展变化的更深层面,即现代性问题。他认为,上海现代性是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从文化、结构性角度分析,主要由四个层面构成:市场与公共权力;产权与公共社会;自由与公共责任;精英与公众全体。每一层面的两个方面,以及四个层面之间的对称结构、均衡发展、良性互动,为上海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以及高效的社会协调功能,而它们之间的非对称结构,非均衡发展,以及非良性互动,则潜藏着上海新一轮发展所将面临的深刻危机。他指出,只有积极推进上海现代性的成长,将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这一方面来,才能使上海率先实现现代化有坚实的保障。
王家范教授通过辨析与重新审定400余年间上海地区市镇不同历史时段的数量,对上海地区市镇空间布局的动态特征和兴衰起落的动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江南区域经济重心由苏州转移到上海完全可以从市镇动态发展的空间格局上得到充分证明。
熊月之研究员认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外交活动最能凸现国家主权意识,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外事活动最能凸现城市主人意识。近代上海是个开放型城市,与世界联系广泛,外事活动频繁。他认为,通过研究租界时代如何进行外事活动、在接待共同客人时华界与租界如何处理相互关系等问题,有助于了解近代上海社会特点,有助于了解租界与华界对于上海代表权的认同问题。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还分组就官·绅·商、经济变迁、上海外国人、文化产业与社会、社会关系网络、社会管理、移民群体、都市社区、战时上海及观念变迁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会议期间,主办单位还与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举办了“《上海史研究译丛》首发式暨专家座谈会”,并向全体与会代表赠送了这套外国学者研究上海的学术专著译丛。《上海史研究译丛》是上海市和我院重点学科——“上海城市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外专家对此给予了积极评价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